本报记者 张守坤
近日,在天津津门虎对阵成都蓉城的足球比赛中,有球迷辱骂球员韦世豪及其家人,引发争议。
天津市足协随后发布声明称,球迷侮辱谩骂球员的行为,严重违背了体育精神与公序良俗,造成恶劣影响。经天津市公安局滨海分局立案调查,对带头辱骂的球迷姜某某处以行政拘留七日并责令禁止观赛的处罚。
7月21日,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进一步对中超联赛天津赛区(天津津门虎足球俱乐部主场)予以通报批评和对部分看台实施无观众比赛1场的处罚。
《法治日报》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,近年来在大型比赛、演唱会等活动中,观众扰乱秩序的行为时有发生。
2019年在中超联赛的一场比赛中,曾有球迷用横幅侮辱一方球员的家属,引发足协介入调查。
2023年,某歌手在安徽合肥举办演唱会时,数名歌迷因为花了1280元买票但位置不好,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,大闹演唱会现场,保安被迫采取相关措施。
在今年广东宏远对阵南京同曦的CBA比赛中,有球迷投掷水瓶并对广东队球员出言不逊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前在2024年10月29日对阵山西队的比赛中,因现场观众向客队球员及球队席投掷水杯及杂物,南京同曦俱乐部、南京赛区被CBA公司处以严重警告、核减俱乐部联赛经费5万元、取消竞赛承办单位2024-2025赛季CBA联赛优秀安保奖项评选资格。
针对骂人、故意闹事、扔东西砸人等行为,法律如何界定?组织方或相关部门该如何处理?如何进一步优化大型赛事秩序,减少不理性行为?记者对此采访了相关专家。
北京德和衡(上海)律师事务所常务副主任赵宝龙向记者介绍,针对骂人和故意闹事行为,如何依法处置,要结合情节轻重来判断。前者取决于骂人的影响范围以及对被骂者造成的实际伤害;后者取决于闹事范围、持续时间、造成的后果以及是否为首要分子等。这两者通常都是在治安处罚的范围内。
“扔东西砸人则不同,很可能触犯刑法。”赵宝龙说。
他具体分析道,扔东西砸人是治安处罚中严重的一类行为,其定性关键在于投掷物品的性质(危险性)、投掷的力度和方向(是否针对人或人群密集区)、造成的实际后果(是否受伤、伤情程度)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故意(是发泄情绪、针对特定对象还是不计后果)。未达到轻伤害的,是治安处罚,如果造成轻伤及以上伤害,就会涉嫌故意伤害罪。
在赵宝龙看来,面对上述行为,组织方和相关职能部门、主管单位应采取分级处理措施:
组织方应该第一时间发现并上前制止正在进行的不当行为。对情节轻微者进行口头警告和教育,要求其立即停止。对于不听劝阻、继续闹事、有攻击倾向或行为升级(如试图扔东西)的人员,组织方有权将其强制带离活动现场,设法控制住行为人,并注意保护现场、收集证据,报警后等待警方处理。同时,组织方应及时发布事件处理的公告和动态。
在处罚后,是否应建立“黑名单”制度,对这些人出示“黄牌”(一定时间内禁止观赛、观看演唱会)或者“红牌”(永久禁入),并进行公示?
赵宝龙说,我国对扰乱体育比赛等大型活动的严重情形,已经建立了法定限期禁止观赛的“黑名单”制度。比如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,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,可以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;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,强行带离现场。
实践中,为规范球迷行为,维护赛场秩序,体育俱乐部和赛事主办方也会设立惩戒机制,建立内部“黑名单”。通过限制或禁止购买该俱乐部或赛事主办方的比赛门票,以阻止相关人员进入主场或客场观赛。这一机制旨在警示球迷理性观赛,保障赛事安全有序进行,同时也是俱乐部、赛事主办方履行管理责任的重要手段。
“‘黑名单’可作为治安处罚的补充手段,弥补法律处罚后缺乏长期约束的不足。公示‘黄牌’‘红牌’措施能警示潜在违规者,强化文明参与意识。”赵宝龙说。
那么,该如何有效维护大型活动秩序,减少不理性行为?
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强建议,大型赛事、演唱会的组织者要履行好安全保障义务。在事前,要实行实名制购票、不超容量售票,设置安检通道,禁止携带危险物品入场,同时划分观众区域,设置隔离带,增设疏散通道和应急出口,提前制定突发事件预案;在现场,要根据人数增加安保力量,配备足够安保人员,对情绪激动群体及时隔离,防止事态扩大;事后,要及时对违法者依法追责,进行惩戒,追究其法律责任,并将其纳入“黑名单”。最后,还应当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教育,引导球迷协会、粉丝俱乐部等组织进行自律自治等,杜绝足球流氓文化,在社会层面形成依法观赛、文明观赛的风气。
在赵宝龙看来,购票时应签订电子协议,明确“扰乱秩序将承担禁入、信用扣分等后果”,由票务平台、场馆方、主办方共建行业禁入人员数据库,公安提供行政处罚数据支持。购票时将被列入者自动拦截,禁入期限按行为分级(辱骂禁入1年,扔物品禁入3年,伤人永久禁入)。
他还建议,对普通观众进行常规安检,对于重点监测人员,强化安检单独通道+人工复检,对于醉酒或情绪激动者,应该特别注意,需要前置拦截,在场外醒酒区暂缓入场;还可以在活动开始前招募资深粉丝担任志愿督导员,佩戴标识协助维持秩序。
“应推动相关立法,明确大型活动禁入人员标准、期限及申诉程序;对售票平台设定安全投入强制性比例;出台‘善意免责条款’,比如安保人员依规采取合理应急措施制止不当和暴力行为时,免除民事赔偿责任等。”赵宝龙说。
来源:法治日报
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